警惕,租车跑滴滴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出行平台篇)
有谁能说出出租车多久没有涨过价了?有谁还记得前几年油价在7元/L的时候,每坐一次出租车都要支付一元一次的燃油附加费?没错,快8年了。而8年前正是智能手机普及的时候,各种APP如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一般突然涌现。易到,快的,滴滴的出现,让传统的“黑车”和出租车有了平起平坐的本钱。受惠于各平台的厮杀,8年我们至今保持着3元/公里的出行费用,而到滴滴司机手里面仅2.4元。要知道,现在货车的运输费用已经涨到了7块钱每公里。同样受垢于平台厮杀,这3元/公里已养活不了滴滴司机。
双证司机的高额奖励
当私家车,公司车以及租赁车混杀在出行市场时。真正推动滴滴公司整改的不是政府,也不是滴滴司机,而是受滴滴出行方便的每一个人。“为什么接我的车是六万宝骏,而不是六十万的宝马?”这可是前几年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个投诉,至今记忆犹新。相信诸如此类的绝不在少数,还真以为滴滴会主动地把服务细分为快车,优享和礼橙专车。纵即是这样,依然改变不了挑剔的乘客和暴躁的司机之间的司乘矛盾。从来没有顺风顺水的滴滴内部整改不利,那么只有政府出台政策束缚这个一家独大的滴滴公司。
先是规定低于12万车的退出市场,这部分车成了顺风车的主力。再是要求具备双证,十几万的私家车不舍得转营运,也退出市场。非合规车辆的退出,造成了巨大的运力缺口。上篇文章说过,合规车辆的来源主要是租赁公司。上篇也说过,滴滴司机到手的块钱的流水,近三分之一给了租赁公司。
滴滴公司抽成高达20%-30%上半年依然不可思议的亏损40亿,累计亏损几百亿。由政府主导的出租车公司像滴滴这么亏损法估计得有几十人进大狱。那么滴滴为什么不用几百亿不明去向的亏损自己买车,绕过租赁公司直接招聘司机,继而给司机发月薪加提成呢?
那么我们来算算,滴滴公司和滴滴司机建立劳务关系后的收支成本。这样的话,就符合新规要求的“合法合规”。45元每小时的收益我们引用过很多次,这个是抽成并奖励补贴之后的。因为抽成的比例不固定,我们假设每小时55元的乘客支出为滴滴公司的营收。既然合法了,司机就按照1天8小时月休4天工作制。则总收入为55*8*26=元,一天两班制则月总收入元。12万的车6年的有效使用时间,每个月/6/12=.7元。保险每年元,每月元。按照杭州道路流通率每公里3分钟计算,16小时约公里(包含空驶里程),燃油费用以秦80(网约版4s店在12万左右,尊享版13万左右)为例,每公里0.6元一天则在*0.6=元。保养每月元。总计.7++*26+=.7元,折合每班.35元。假设每人的用工成本仅限社保的话元每个月。-.35-=.65元。一天八小时月休四天一个月五千,司机会很惬意。我相信这就是政府出台文件所希望看到的景象。
可能会有人说,才五千,太少了吧。注意,滴滴公司营收肯定会高于平均每小时55元这个数,数据虽然不准,但却是最低的标准。如果看乘客的计费里程和计费时长计算的话,至少在3块钱每公里,这里以快车为例,如果按照出租车的计价规则且比出租车每公里便宜一毛钱。计算结果数据远远大于.5元。更多的净利润仅给司机五千的工资,那可真就是黑心公司。
一切都归罪于人性对于金钱的贪婪,滴滴也不例外。合规合法势必导致营收指数的放缓,真正老板的小皮鞭会狠狠得抽在程维和柳青屁股上。
《快专车服务合作协议》其最后一段明了的指出,“我司(滴滴公司)与所有提供网约车服务的司机仅存在挂靠合作关系,不存在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劳动关系,不适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有人说滴滴公司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在无劳动保障,无五险一金,无伙食住宿的情况下。三千万注册司机,百分之一的比例为职业滴滴司机这就是三十万人。前面两篇文章说过,滴滴司机不挣钱甚至是亏钱的状态,这个解决就业问题多么的荒唐可笑。
就如同整合私家车断了“黑车”的后路一样,滴滴公司再不负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无异于断了几十万滴滴司机的后路。为什么那么多人诅咒“滴滴不死,天理难容”?就是因为这些人直接或者间接受到滴滴不公待遇。先是对司机奇高的抽成,然后合规车辆司机租赁,车辆的油钱司机买单(从加油站了解到,使用支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