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和失信最大的区别就是定义不一样,征信是系统化的、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为个人或公司创建信用档案,依规收集、客观记录其信用信息。失信就是指被执行人具备执行能力而不执行有效裁判文书确认的责任,失信被执行人也被称为“老赖”。
征信不良是银行对个人信用的评价,上信用黑名单了这会影响用户与银行间的业务。例如某个银行将用户拉入黑名单就是指用户一直在这个银行信用黑名单了,这个银行不会跟用户有借贷的业务往来了,别的银行还不是黑名单。征信不良指的是用户在中国人民银行的个人征信系统中存有信用不良记录。信用不良记录指的是违约记录(逾期记录)、欠税款记录、法院以及行政处罚的记录。
征信和失信
征信可以理解成一个信用档案平台,由专业的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所建立,这个信用档案会记录一个人的信用信息,并且会对外提供用用信息服务,给专业化的机构提供了一个可以信息共享的平台。失信就是被法院判定的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失信被执行人就是平时经常听到的“老赖”。
失信是被执行人会被法院纳入征信系统,会给个人带来比较大的影响。其影响如下:
1、各种银行账户甚至是支付宝账户都被会查封、冻结,只要是在法院可执行的范围内的,都会被限制,买房、买车、买各种车票、机票等消费活动更是困难。
2、失信被执行人的车辆会上不了高速,只要将车行驶上了高速,就将被现场扣留,由高速执法移交法院处理。
、失信被执行人名下的唯一房产会被法院拍卖。
4、网络上面的消费金融、蚂蚁小贷、信用卡、P2P、酒店、租房、租车等,只要是网络渠道的相关消费活动,都会被限制住。
5、失信被执行人无法担任任任何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征信和失信哪个更严重
个人征信黑名单是指出现多次逾期,可能上了某一家银行的征信黑名单,导致无法再次向这家银行办理业务,但可以通过别的渠道借钱。
失信黑名单是有能力还钱,但是拒绝还,被起诉后还拒绝还款,被法院列入失信黑名单,就无法从银行或者其他接入征信的借款机构借到钱,并且还会限制出行,例如火车、飞机、高铁、轮船票等。长期以来,债务人欠债不还、不守信用、逃废债务、规避执行成为一种社会顽疾,尤其是法院判决裁定等法律文书生效后,一些债务人不仅不履行义务,甚至采取各种手段对抗执行。
所以相比之下,失信黑名单比较严重。但是两者都有很大的影响。
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1、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2、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4、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5、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6、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