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要把妇科病刻意跟个人品德进行过度捆绑 [复制链接]

1#

今天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鲸鱼想趁着这个机会,跟所有的小仙女聊聊妇科病这件事。(放心,不是广告,请放心观看)

相信女医院看妇科病的经历,作为消费者和病人的双重身份,我们或多或少在生病看病这条路上踩过坑,有过尴尬的经历。

在感觉身体不适时,有些小仙女会因为怕麻烦,而选择先自行用药治疗;

即便是做医院,有的小仙女又会陷入另一种困境:医生把病描述得很严重,令自己心感沉重;

还有一部分的小仙女,会觉得患上妇科病,是一件很羞耻的事情,她们会害怕告诉家人以及伴侣,担心别人指责自己“脏”。

......

归根到底,就是因为患病的部位属于生殖系统,跟“性”相关,所以很多人羞于启齿,也认知不够。

同为女生,鲸鱼也曾经历过这个阶段,但在我有意识地去专业的科普平台搜索、了解相关的知识后,我渐渐走出了偏见的误区。

所以鲸鱼想将这些正确的信息和观念传递给大家,希望我们都能懂得爱自己、也懂保护自己。

前两天我在朋友圈里,刷到某权威医学平台发布的一篇文章,里面提到了“宫颈糜烂”这种“妇科病”,已经危言耸听般存在了14年。

也许大家这几年也早有耳闻:“宫颈糜烂不是病。”

但当你坐在病人的位置上,看着医生严肃地拿起自己的检查结果,眉头一皱地告诉你:“你的炎症,起因都是因为宫颈糜烂,而且相当严重了”的时候,你还能依旧淡定嘛?

毕竟术业有专攻,医生对于我们而言就是权威的象征,很多人听完自然瑟瑟发抖,只能无奈接受医生安排的手术——切割掉已经糜烂的宫颈部分。

我想跟大家说清楚一个概念:宫颈糜烂≠宫颈炎。

宫颈炎需要治疗,但单纯的宫颈糜烂不用。

年,临床医学专业教材《妇产科学》中,就已经取消「宫颈糜烂」的说辞,而改为用「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描述来特指宫颈的正常生理现象变化。

也就是说,它曾经被误以为是异常病理现象,后来才发现只是正常生理现象。

但是时至如今,我们依然能看到许多“贩卖宫颈糜烂焦虑”的广告。

它们把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比如“白带异常”、“下体瘙痒”、“月经不调”等,都归咎于“宫颈糜烂”,宣扬只要“扫除糜烂”,就能“护卫子宫”,换取健康。

更有甚者,把“女性性行为不洁”暗示为“宫颈糜烂”的原因,把“修复宫颈糜烂”当成是“修复夫妻感情”的重要环节。

在百度搜索里,每天依然有大量的用户,去搜索跟“宫颈糜烂”相关的治疗分享。

在我们宣扬着“宫颈糜烂不是病”的同时,仍有很多一知半解的女性,依然将“宫颈糜烂”当成是心头大结。

其实想知道宫颈是否健康,只需定期做好宫颈筛查——检查TCT和HPV病毒检测,如果这两项没有异常,那么所谓“宫颈糜烂”只是单纯的生理现象,不需要治疗。

同理,被过度治疗、过于放大的妇科常见疾病,还有盆腔积液、乳腺增生等。

盆腔存在积液是正常的,它可以对盆腔内脏器起到润滑和保护的作用,除非出现腹部疼痛、发烧等相关症状,才需要进一步诊断治疗。

乳腺增生也如此,随着人体雌性激素的变化,乳腺会出现生理性的充血状态。

但雌性激素下降后,乳腺组织却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样,于是出现“增生”,大部分的乳腺增生都是良性,只有少数会发生恶化。

所以并不能简单地把“乳腺增生”等同于“乳癌前期特征”,只要保持开朗的心情,和定期复查即可。

妇科疾病,对大多数女性而言,都是难以言齿的心病。

杨笠有一次在《脱口秀大会》里分享了自己的一次患病经历。

有同事知道她去看病,想关心下她的病情。

她觉得自己还没结婚,就长了子宫内膜息肉,感觉不好意思,就模糊了下自己的情况,称“肚子里长了个东西”。

结果消息越传越离谱,过了几天,她被传“怀孕”了。

你看,即便是敢说、敢杠、敢吐槽的杨笠,遇上妇科疾病,也难以大方面对。

难为情,无疑是大多数女性面对妇科疾病的第一反应情绪。

据有关数据统计,成年女性的妇科疾病患病率高达90%,包括各种类型的阴道炎、子宫肌瘤等,而由此伴随的月经不调、痛经、白带过多,私处异味等症状高达97%。

但患了妇科炎症会积极去看医生的,可能还不到一半人,更多人选择了看似更便捷的方式——直接去药店买药应付。

有的时候止住了,但一段时间后,还会反复发作。

等到忍无可忍的时候,去医院检查,才发现已经把疾病拖成了慢性炎症。

有人是因为不把它当一回事,嫌麻烦,认为只是女性常见病,所以用点药治标就行;

还有人是因为觉得不好意思,害怕被别人知道,总觉得患妇科病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

女性生殖健康常见疾病,除了炎症,还有病毒。

据文献研究报道,有80%左右的女性,一生中至少会感染过一次hpv病毒。

大部分的hpv病毒,会通过人体的免疫系统自清洁功能自行清除,只有不到10%的高危型HPV会持续感染,逐渐发展为宫颈癌。

然而很多女生,在检查单上看到hpv一栏提示为阳性时,感觉既害怕又羞愧。

因为很多女性无意中都被灌输过这样的意识:hpv病毒=性生活不检点、也是得癌症的前兆。

几年前,我陪同刚结婚不久的表妹去拿孕前检查报告单,看到检查结果单上,hpv有两个分型显示为高危时,她害怕极了。

我刚准备安慰她,她却先开了口:“怎么办?我老公知道了,会不会以为我不检点,我明明什么过分的事都没做过......”

那一刻,我感觉非常心疼,女生只是正常生病而已,却从潜意识上就已经有了自卑感。

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一部电影——《悲伤逆流成河》。

女高中生易遥发现自己下体不适,医院做检查,却被医生告知,她得了一种疣的性传染病。

妈妈知道情况后,立马破口大骂:“我怎么那么倒霉生了你这样的女儿啊?你才多大年纪啊,怎么会得这样的病?”

(电影《悲伤逆流成河》台词)

更可怕的是,跟踪她的同学唐小米,发现了她的秘密,于是在学校散播流言蜚语,令她遭受到了更多人的欺凌和辱骂。

(电影《悲伤逆流成河》台词)

事实上,她仅仅是因为用错了一条不洁的毛巾,从而感染了性传染病,这根本跟作风问题毫不相关。

所以说,要消除女性对自身的羞耻感,首先要从改变自己的意识做起,其次是不要用疾病结果恶意揣测别人的品行,成为刽子手。

除了性生活不洁之外,患上妇科病的原因还有很多。

比如作息不规律导致免疫力下降、月经期间不够注意卫生、洗澡毛巾不干净、甚至是过度清洁私处,都有可能引发炎症或者感染病毒。

女性的生殖系统也是人体器官,器官生病难以避免,大部分的妇科疾病,就相当于身体感冒发烧一样普通,仅此而已。

向来敢于为女性发声的马伊琍,曾经在微博上就“女性的身体羞耻感”公开过自己的心声。

她认为:

“因为曾经的信息闭塞,也因为大家对自己身体的困惑难以启齿,造成了女性在面对身体相关问题和需求时感觉羞愧。

我们不应该被古老的道德审判所禁锢,而是要打破固有的羞耻感,真正地唤醒女性意识、自我解放。”

由此及彼,面对身体的疾病时,我们也要用平常心面对。

妇科疾病也只是身体疾病的一种,该去检查就检查,该去治疗就治疗,不要有过多心理负担。

无论如何,都要好好爱自己、对自己的身体负责。

同时也要多了解正确科学的妇科知识,以免被一些不良机构利用你的焦虑和羞耻感,引导过度治疗。

(电影《17.3关于性》台词)

要记住:妇科疾病跟身体其他部位并没什么不同,都会生病,不要把妇科病刻意跟个人品德进行过度捆绑。

拒绝羞耻,学会接纳自己、爱护自己,用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妇科疾病,面对自己的身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