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电视剧
文/夏莫
和人相处就像是播种,你种下一颗什么样的种子,就会长出什么样的果实,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怎么去经营,就会有怎样的结果。
孩子比较多的家庭,父母“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对于儿子和女儿的待遇差之千里,让女儿在往后的日子里,心灵受到极大的创伤。
看到一个帖子是这样写的:“我爸有句至理名言,生女儿,踩着金砖上炕也不高兴;生儿子,拖着棍子要饭也开心!”
也就是有这样的心态,所以女儿在家庭里成了拖累,分不到好的资源,体会不到父母的爱和家庭的温暖。
但是,在这个家需要她付出的时候,父母才会想起这个女儿来。
就算是有血缘关系,被区别对待的亲情,往往无法收获一份真心相待。
每一个人都会对自己所经历的事情权衡利弊,但是唯有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
而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对于儿子的偏心,对于女儿的轻视,会让亲情产生扭曲。
如若,女儿无法感受到父母的疼爱,在父母需要帮助时,她也会不愿去给予太多的帮助。
“重男轻女”的家庭,往往牺牲女儿,注重儿子的培养,只因为儿子可以养儿防老,儿子能延续家里的香火。
张小雅是家里的长女,她还有个弟弟,两个人相差八岁,从弟弟出生之后,她就没有感受到父母的疼爱了。吃穿用度给弟弟都是最好的,而父母对她则是只要饿不死就行了。
从那时起,她在家就开始洗尿布,哄弟弟玩,喂他吃饭。弟弟上学了,父母觉得负担太重,女孩子念再多的书也没有用,便让她退学了,进了一个工厂做织布工的工作。
张小雅领到工资,就被父母拿走了,他们总说弟弟需要学费、生活费,却从来没有考虑过女儿需要什么。
张小雅谈了恋爱,也决定结婚了。母亲跟张小雅的婆家要了五万块钱的彩礼,而在女儿出嫁时,却一分钱嫁妆都没有给闺女。
张小雅的丈夫心疼她、爱她,从来都没有跟她计较过。可是婆婆可不乐意了,总是找她麻烦。
在家里看她像是防贼似的,生怕她给娘家花钱。张小雅的工资,婆婆都要求她上交,并且总是跟儿子说,要管好自己的老婆,别让她接济娘家。
张小雅生二胎了,孩子八个月大时,公公突发重病几乎不能自理,婆婆照顾公公都应接不暇,没有空再帮她照顾孩子。
张小雅求自己母亲,帮自己带一段时间孩子,她得去工作,给公公赚医药费,得赚点生活费。等到公公好一点的时候,就让母亲回去。
可是,母亲直言:“帮你带孩子可以,但是你得一个月给我两千块钱,你孩子是外姓,是在给别人家带孩子,我不能白带。”
张小雅很生气,说:“你跟弟弟带孩子不仅不要钱,还处处贴补他,跟我看一段时间就提钱,你太偏心了,你就不能在我有困难的时候帮我一把吗?”
母亲还是那样说,照顾可以,但是不给钱就是不去。还说:“你弟媳的孩子不一样,他和我是一家人,再说将来我养老还得靠儿子儿媳。”
张小雅想着她这么多年对娘家的付出,弟媳生孩子时,她还特地带着营养品给弟媳,回娘家也是力所能及的帮母亲做家务。娘家需要帮助时,她也不曾拒绝。
母亲偏心,只帮弟媳带孩子。张小雅寒了心,也不再求母亲。自己放弃了工作,边做兼职边照顾孩子。
亲情其实也是相互的,你帮助了我,我也愿意去帮助你。
但是,如果在我需要帮助时,你只看重利益,不愿帮;等到你需要帮助时,我也不愿不求回报的去帮助你。
往后的很多年,母女两个人几乎都不怎么走动,母亲没有主动去看过女儿一次,也没有看过外孙一天。
张小雅也极少回娘家,母亲也像是没有她这个闺女似的,还处处跟人说:“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什么也指望不上。”
张小雅这么多年在婆家尽心尽力,婆婆对她越来越好,也不再处处防备她。小两口做了点小生意,没有大富大贵,但是日子比刚结婚时好了很多。
母亲的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劳心劳力替弟弟操持家务,在家干的活是最多的,但是吃的饭是最差的,动不动弟媳还嫌弃她老了,又脏又臭,还越来越没有用。
到了冬天的时候,母亲着了风寒就有点一病不起的意思,而且血糖、血脂也很高,眼睛耳朵都越来越不好使。
弟弟整日很忙,弟媳在家照顾,也不正儿八经的给老人看病,到点给口饭吃而已。弟媳最近查出来子宫肌瘤,急需做一个小手术,可是,母亲没人照顾,孩子没人看。
这时候,弟弟想起了张小雅。他找到张小雅说:“姐,你弟媳最近动手术,你能回家照顾下妈吗?”
“行,两千一月。”几年不曾接到过弟弟的电话的张小雅,对于亲情她也早已看开了。当时的她,有一些赌气,脱口而出。
“你怎么这样,她是你亲妈,你有孝顺的义务,妈生你养你,你就这样对她吗?”弟弟义愤填膺的教训起她来。
“那是你亲妈,不是我的。你如果照顾的好,妈也不会病成这个样子。我从嫁人那天起,我就不欠这个家什么了,我还是那句话,妈,我可以照顾你,但是,得两千一个月的工资。妈不是这样对我的吗?”那一刻,她哭出了声。
母亲曾经伤了女儿的心,如今,女儿也不愿养老,心里对亲情她已经绝望了……
这时候母亲给她打电话,给她认错,说自己以前不该这样对她,张小雅多年冰冻的心一点点慢慢解冻。
丈夫也劝她:“她再不对,也是你的母亲,该放下的恩怨就放下吧。”
张小雅看着身体虚弱的母亲,也狠不下心来不管。
但是,照顾母亲的那些日子,张小雅与母亲总也亲热不起来,她努力想要和母亲多说点话,可是每次话到嘴边,她又觉得多余。
在这个世间,所有的爱,都是需要呵护和经营得。没有经营过的感情,付出自己的真心和真情也很难。
亲情是什么呢?
亲情应该是连着血肉,连着筋骨无法分离的人。彼此之间,能互相取暖,互相照顾,互相扶持。
《都挺好》中的三兄妹,从一开始,苏明玉就受到不公平待遇,大哥苏明哲学业有成,总是觉得自己本事很大,但是空有其表,连妻儿都照顾不好。还总摆出大哥的架势,事事做主。
老二苏明成更是一个作天作地的主,只能父母兄弟姐妹帮自己,老大不小了还不能自立。
苏明玉看似是过得最好的一个,但是她吃过的苦,也是最多的,一家人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心思,感觉不到一点亲情。
他们后来经历一系列的事情,大哥也明白了什么事情需要一家人心在一起,力才能使到一起去。
苏明成替苏明玉出头,打欺负她的人,才看到一个当哥哥应该有的样子。
萧伯纳说:“家是世界上唯一隐藏人类缺点与失败的地方,它同时隐藏着甜蜜的爱。”
每一个人的个性和经历不一样,但是亲情是相通的,就是当你受到伤害或者需要对方的时候,会毫不犹豫的挡在你的前面。
亲情也需要用心经营,父母不能只看到利益,不顾及女儿的感受。父母如何待女儿,心寒了的女儿,也会用同样的冷漠还回去。
亲情和力一样,是相互的。在生活里,给了多少爱,就会回报多少爱。在生活里,给了多少冷漠,最终也会回报多少冷漠。
林则徐写有一副对联:“子孙若如我,留财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父母对于孩子不应该过度溺爱,也不应该过度轻视。
子女都是自己的骨肉,要一视同仁。别让嫁出去的女儿,无家可归。也别让老年的父母,老无所依。
娘家是嫁出去的女人,最后的港湾,别让她回家的路,变得那么遥不可及。在女儿出嫁后,需要娘家帮助时,量力而行,能帮就帮她一把,渡过难关吧。
嫁出去的女人,不管父母待你如何,也请多给予老年的父母一个依靠吧,他们养大你不容易,虽然给你的爱不够多,但还是在某一时刻温暖过你的心不是吗?
父母多为女儿着想,别再只顾帮助着儿子了,别再那般偏爱了,女儿同样能为你防老。
父母与子女之间多一些温暖和关心吧,你们是血溶于水的亲人。别让利益,毁掉了亲情。人生在世,请记住:亲情,也是需要用心经营得。
-END-
今日话题:
经营亲情,该怎么对待“重男轻女”的父母?
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