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个二本老师的人生实验,一群寒门学子的2 [复制链接]

1#
知名权威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pf/bdfyy/bdfzj/

在黑龙江省中部的地级市绥化,有一所鲜为人知的二本院校,名为绥化学院。

这里的学生,大多来自黑龙江及中西部地区的县城和农村。他们是下岗职工、农民和农民工的子女,贫困生超过三分之一,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需要靠助学贷款和打工完成学业。来绥化上大学,是很多人第一次坐火车或出远门。

艾苓是绥化学院的写作课老师,执教17年,接触过的学生超过人。她把绥化学院称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神经末梢”,把这群贫困生称为“泥泞中的摸爬者”。

从年开始,艾苓先后采访了多名绥化学院的毕业生,试图通过梳理这些贫困生的故事,探究贫困如何影响了他们的人生轨迹。

作为我国偏远地区二本院校的缩影,绥化学院学生真实的成长历程,或许能回答这个时代的普通人最关心的问题:出身普通的人,是否还能通过教育改变命运?

以下是艾苓的讲述。

没有选择的孩子

从年考入绥化学院(那时还叫绥化师范专科学校)历史系算起,我在绥化已经生活了二十多年。

绥化是黑龙江省中部的一个地级市,在松嫩平原上,属于欠发达的农业地区。若要用一个词来概括,我觉得是“质朴”吧。这里寒地黑土,都市气息很淡,没有高铁,只有绿皮火车和红皮火车,冬天最冷的时候能达到零下30多摄氏度。长期生活在绥化的人,大多从事着和农副产品相关的职业。

我所任教的绥化学院,在城区的西边,是绥化唯一一所高校,录取分数线略微高过二本线。学生主要来自黑龙江,以及中西部地区的县城和农村。每年报道季,校园里随处可见黑色面孔和红色面孔的家长。

冬天的绥化学院/图源受访者

我常说,来这儿念书的孩子,大多是没有选择的孩子:高考分数刚过二本线,报考大城市的院校可能滑档,家里又没条件复读。如果家里有条件,谁会选择来边疆省份的农业地区读大学呢?听说个别见过世面的学生,下了火车,坐上出租车在市里转一圈,扭头就回家再战了。

我们学校的贫困生比例很高,很多学生的父母是下岗职工、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家里有好几个兄弟姐妹,或者有病人,学费都成问题。

官方对贫困生的界定分为三个级别,孤儿、低保家庭属于特困,低收入家庭属于困难,发生了变故的家庭属于一般困难。近几年,校里每年有30%的学生能获得贫困生补助,我做班主任的时候,名额常常不够用,总有学生落选。

我在文学院教写作课,有时会让学生写自己的故事。从学生交上来的作文里,我能了解到哪个学生的父母不在了,哪个学生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哪个学生的家庭条件很困难。但那些都是蜻蜓点水的叙述,具体有多困难,我并不清楚。

我也在课堂上观察过他们,我发现,家境贫困的孩子通常衣着朴素,上课喜欢“溜边”——他们总是坐在角落的位置,不爱说话,特别不希望老师注意到他。遇到一些和网络、新媒体相关的课程,不靠勤学苦背,需要审美和电脑基础的时候,他们比普通孩子吃力得多。

艾苓工作的汇文楼/图源受访者

年初,我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贫困生调查说明》,邀请绥化学院的学生参与采访,想通过梳理这些贫困生的故事,弄清楚贫困如何影响了他们的人生轨迹。

反响超乎想象的热烈,最终,我得到了一个由好几百人组成的数据库。我选择了0年后毕业的学生作为采访对象,在我看来,0年起,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取消了毕业分配制度,家庭出身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更加明显。

采访从1月持续到9月,我走访了多名学生,记录了70多个学生从出生到上学,从毕业求职到结婚买房等各个人生关键阶段,最终选取了56个孩子的故事。

贫穷的烙印

我对贫困生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